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方向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方向
焦作工贸学院党委书记  李茂山
 
      近年来,中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路,创新创业教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成为大学校园的主旋律。更是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灵魂。

一、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就是有新发现,有新发明。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财富现象,是一种需要创业者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判断的行为。创业是一种创新的具体化运作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通过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其具备未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不仅是“如何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包括:辨别生活中机遇的能力;通过产生新想法和组合必需资源来寻找机遇的能力;创业和管理新企业的能力;富有远见和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培养创业意识,了解企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使大学生能象企业家一样行为,具备将来从事不同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特质。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创业意识、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创业性。培养自主创业能力。提高全民创新意识。这是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高要求、严标准,也是大学生必须承担的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创新创业教育能促使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变以前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的“学分式”受教育方式,挖掘学生更大的潜质,提供一个发现、发展、完善自己的一个平台。

      (四)创新创业教育能让大学生自我潜能最大程度释放,更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五)创新创业教育能促进经济发展。可以普及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示范创业流程、阐释创业风险,锻炼团队合作、合理界定冒险精神,有利于提高创业素质,培育企业家精神,进而激发创业行为,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将创业和自我聘用作为一种职业选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由此,将提高整个社会的自我聘用率、所有权比率、企业进入退出比率、小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市场参与创业人数和专利申请增加数。这一系列创业行为还将利于工作岗位创造、经济结构调整,使小企业占GDP 的比重提升,劳动生产率提高,并加快全社会的职业流动,最终创业教育通过其经济增长效应而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六)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改善福利水平。通过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创业概率,使其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福利水平。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


      (一)是国家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都要求,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更加紧密对接。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二)是形势发展所迫。

      我国大学生出现创业比例低和创业成功率低的双低现象。

      2014年,麦可恩公司发布《就业蓝皮书: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本专科整体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2.3%,2012届2.0%,2011届1.6%,这与美国大学毕业生20%—30%的创业率差距巨大。另外,中国大学生初次创业成功率仅为2.4%,与美国的近50%差距更大。

四、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一)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院领导、系领导和教师都要提高认识。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应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列为必修课,落实教育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大学生,纳入教学主渠道”的要求。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地位,对所有学生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置于与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开设创造学、创业心理学、企业家精神、商务礼仪、投资理财等公共选修课。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结合课改,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模块。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实践与创业实践衔接,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创业实践技能。鼓励院系进行积极的课程创新。课程带头人、专业课老师、辅导员和职业咨询师,应当指导学生认识到专业技能与创业技能的相关性。加强教材创新,优化教学内容,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加强教学研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引入互动教学、情景仿真、角色扮演、典型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比较高,既要求具备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也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高职院校要整合各种资源,实施“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优秀团队建设工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人员进行培训,鼓励教师持有“KAB创业讲师”证书、“职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证书。选派骨干和优秀教师进行外出交流,争取培养和选拔出有一定影响的创业教育学科带头人。

      建立和不同部门创业者的密切联系,有效解决“课程设计和企业需求”之间的脱节问题。聘请校外管理专家、青年创业英才、创业成功的校友等成为学生创业导师,或者是实践教授。同时,通过校、企、行之间的人员交流,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工作机会,以及用于案例研究的公司项目来促进学生的持续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四)搭建丰富有效载体,打造大学生创业实践支撑平台

      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改革办学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改进教育教学过程、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评价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行业企业指导作用等是长期性、持续性、基础性的工作。为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高职院校要构建、创新、丰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各种实践载体。

      1.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对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室,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最新生产设备、科研成果,同时接纳一部分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中心,规范创业项目评审程序,选择优秀创业项目进入中心经营,并为学生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逐步与地方政府共建大学科技园,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在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创业一条街和模拟公司等,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科技服务公司、学生超市、学生书亭、学生家教部等实体,让学生在实体中体验创业全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外地经验证明,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技能训练和创业实战演练提供了强大平台。

      2.社会实践活动

      建设一批在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校外基地。让学生进入企业现场、深入工作岗位,感受体验创业氛围,学习提高创业技能。利用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学校开展顶岗实习、科技帮扶、法律援助、专项调查活动等。大学生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既拓宽了教育教学途径,又提高了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要周密安排,学期结束前,对学生进行深入宣传,各教学单位加强管理,并指派教师进行指导。假期结束后,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各班进行交流、评比,推选优秀选手参加院系和校级社会实践活动比赛,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就业处或教务处要为学生设置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对学生符合要求的实践活动计入一定学分。

      3.筹划职业规划大赛与创业创新大赛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是全面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平台。选手通过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决策、职业发展路径、职业计划、自我监控等的系统分析和现场展演,全面展示参赛同学的专业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求职就业能力等。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可以普及到每一位学生。大部分高校在大一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该门课程的教学不应局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课程具体的实施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原则。具体可结合校级、省级大赛,完成四项课程任务:一是通过学校和本省大赛期间提供的免费测评系统,指导学生进行网上测评,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测评报告内容;二是对目标职业、行业、企业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经济环境进行调查,写出调查分析报告;三是组织每一位同学在课堂上展示讲述自己的职业规划,并接受老师、同学的点评;四是递交一份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作为课程主要考核依据。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此基础上推荐参加院系级、校级、省级以至全国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创业大赛同样也可以普及到每一位学生。许多高职院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列为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实施可以围绕学生组建创业团队、选择创业项目、小组研讨、撰写《创业计划书》为主题展开,课程的考核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业团队成员面对全班同学进行创业项目陈述、答辩,二是创业团队递交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通过这种教学安排,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创业大赛,在此基础上,推荐参加院系、学校、市、省、国家举办的各类创意创新创业大赛。

      4.技能大赛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报告中提出,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国家到2020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达到3900万人,高职院校在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而职业技能大赛是加快培养创新创业型高技能人才的最有效途径。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梦想”。职业技能大赛的举办既能发现、造就、选拔一批技术精湛、技艺超群的优秀技能人才,也能促进教师全面掌握人才培养需求及相关标准,提高教师的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由于各级大赛都要经过层层选拔,大赛惠及的不仅仅是少数参赛的学生、教师,大赛同时为更多的学生、教师展示和提高专业技能提供了舞台。技能大赛可以覆盖每一个专业、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真正做到“专业全覆盖,师生齐参与”。

      技能大赛能够促进校、行、企深度合作,在技能大赛中,学校积极邀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大赛命题、指导及评判工作;引进企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来支持服务技能大赛;给参与举办技能大赛的企业冠名权,争取有关行业、企业对技能大赛的经费支持;安排企业现场招聘参赛选手,获奖选手可优先推荐至重要的技能岗位。技能大赛突出了职业技能导向,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考核制度甚至学校组织结构、运作职能都可能因为大赛发生优质转化。

      5.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把创新创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重点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论坛、创业人生访谈、网上创业、创业社团等工作,营造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尝试建设KAB创业俱乐部、淘宝协会、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等创业社团。做好创业社团的支持服务工作,对干部选拔、会员招新给予指导,对社团活动给予支持,对会员创业给予优惠,扩大社团的影响,充分发挥创业社团在创业教育中的一线服务作用。

      定期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创业大讲堂讲座等。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民营企业家和成功创业的校友,围绕创业教育的重要热点课题与师生进行深入交流、探讨。结合办学特点和专业优势,举办食品节、啤酒节、科技文化节等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扩大活动影响,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返回
Baidu
sogou